国家基本公共卫生
服务项目
糖尿病患者管理服务
亲爱的朋友们,
2009年至今,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
务已为糖尿病患者持续守护15个春秋。
在这段防控糖尿病的征程中,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犹如一位 "健康管家",
从筛查确诊到用药调控、从血糖监测到饮食运动指导,
全程守护每位患者的血
糖稳定与代谢健康。
展开剩余92%值此 "回顾、传承、展望:基本公共卫生 ' 我服务 你健康 '" 主题宣传月之际,
让我们共同了解这项专业暖心的服务 ——
它不仅是防控糖尿病的 "利器",
更是15年来国家送给每位患者的 "健康承诺"。
今天主要为大家讲解的
是基本公卫项目之
——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的详细内容。
服务对象
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原发性糖尿病患者。
什么是糖尿病
?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以血糖升高为特征。如果空腹时抽取静脉血查血糖,结果大于或等于7mmoI/L,并在以后的复查中仍高于此标准者,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糖尿病可分为1型、2型和其他几型 ,其中90%以上都是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健康管理。如果糖尿病患者正在接受治疗,有可能测得的血糖值不高,但还是糖尿病,一旦停止有效的治疗,血糖还会升上去的。
糖尿病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糖尿病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并发症上。如果血糖长期得不到良好控制,能造成脑、心脏、神经、眼和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甚至导致残疾或死亡。糖尿病造成心、脑血管损害的患病率比非糖尿病者高3倍;因下肢血管损伤而截肢者比非糖尿病者多10倍;糖尿病肾病晚期可造成尿毒症;糖尿病眼病造成的双目失明者比非糖尿病都高25倍。此外,糖尿病还常伴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损害以及各种不同部位的感染。
参加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能给患者带来哪些好处?
糖尿病患者参加健康管理服务可以得到基层医生主动的、连续的服务;患者会在医生的指导下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使用降血糖药物,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糖尿病给健康带来的危害;在管理过程,医生会及时发现其他健康问题,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当出现危急症状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医生会指导患者紧急转诊;降低患者及家属的精神压力,缓解因病情控制不理想而造成的经济压力。
如何尽早发现糖尿病
?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我们常说的“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但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有“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如果出现些可疑症状,如:皮肤瘙痒、饥饿感、视物不清、经常感到疲乏、劳累或反复感染等时,尤其有糖尿病家族史、生活压力大、多食、肥胖、缺乏体力活动者,患病的可能性更大。建议每年去医院检查血糖,确诊或排除糖尿病。
糖尿病筛查方法是什么?
对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并接受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哪些内容?
1.筛查
对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如肥胖、家族病史、高血压等)进行健康教育,建议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并接受医务人员指导。
2.随访评估
每年提供4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至少4次面对面随访。
测量血糖、血压,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如血糖过高/过低、血压异常、意识改变等),必要时紧急转诊。
询问症状、疾病史、生活方式(吸烟、饮酒、运动、饮食等),检查足背动脉搏动,了解服药情况。
3.分类干预
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糖<7.0mmol/L)且无并发症的患者,预约下次随访。
血糖控制不佳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2周后随访。
连续两次血糖控制不佳、并发症加重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的患者,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2周内随访转诊情况。对所有患者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
4.健康体检
每年1次全面体检,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检查,以及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的粗测判断。
5.服务要求
由医生负责管理,与门诊服务结合,保证随访连续性。
随访方式包括门诊、电话、家庭访视等。
发挥中医药在改善症状、防治并发症中的作用。
及时记录信息并更新健康档案。
通过以上服务,帮助患者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负担。
糖尿病患者应怎样配合做好健康管理工作?
国家免费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以延缓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提升生活质量,患者及家属需主动配合。
首先,确诊糖尿病后,要尽快到常住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立健康档案,确定固定责任医生,纳入规范健康管理。其次,需按照医生预约的时间和地点,按时接受随访评估与健康体检,方便医生及时掌握血糖控制情况。
用药方面,要如实向医生反馈病情与用药效果,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严禁擅自停药、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若用药后出现头晕、心慌、低血糖等不适,需立即联系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同时,积极接受生活方式指导,和医生共同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如控制主食、减少高糖高脂食物)、运动方案(如每周规律进行快走、太极拳等)及体重管理目标,通过非药物治疗辅助控糖。若遇到血糖骤升骤降、酮症酸中毒等危急情况,或血糖长期控制不满意,应听从医生建议,及时转诊至大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糖尿病危害有哪些?
1.伤血管心脏:血糖高会让血管变硬,容易得心脏病、脑梗,还可能让心脏衰竭。
2.伤肾:长期高血糖会让肾变硬、功能变差,先出少量蛋白尿,最后可能要透析或换肾。
3.伤眼:会让眼底血管出问题,先看不清、有黑影,严重时会出血、视网膜脱离,甚至失明。
4.伤神经:手脚会麻、疼、没感觉;还会影响消化、排尿,比如肚子胀、尿不出或尿失禁。
5.伤脚:脚没感觉易受伤,伤口难愈合还易感染,严重时可能要截肢。
6.易感染:免疫力下降,容易得尿道炎、皮肤疮、感冒等,还难治好。
7.代谢乱:脂肪、蛋白质代谢出问题,可能血脂高、体重忽胖忽瘦。
一图读懂|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15 年守正创新,
从血糖监测到饮食调护,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让科学干预融入日常守护。
这份服务既是血糖稳定的 "调节器",
更是糖友健康的 "护航者"。
我们诚挚邀请您:
带家中糖友参与定期血糖监测,
为患者学习中医食疗方,
让专业健康管理助力平稳控糖。
下期将带您了解【慢阻肺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看国家如何通过规范管理为慢阻肺患者筑起健康防线。
敬请持续关注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平台",
让我们携手科学控糖,
用专业服务守护每一位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生活!
供稿:王云丽
审核:赵永福
免责申明:本文来自网络,发布为非营利目的,如损害作者利益,请告知我们及时删除。
发布于:北京市个人炒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